此用药之大关目,学人引伸触类,微妙无穷。分论主时之气,而各有太过也。
如痛下清水,腹鸣,米饮不化者,以寒泄治;如粪水黄赤,肛门作痛,以热泄治之;有因饮食过多,伤脾成泄,气臭如败卵,以食积治之;又有脾气久虚少食,食下即鸣,急尽下所食之物,方觉快者,以虚寒泄治之。或者隙光自耀,藏诸己而不溥诸人,政恐玉毁椟中,草木俱腐矣。
故用当归建中,如干燥而形色反见胖嫩者,肝胆阴阳两虚也。凡此者,血使之然也。
少阳为标,相火为本,其火邪伤于人也,为热而瞀螈,躁扰而狂越,如丧神守之病生矣。 卧出而风吹之,则为血痹,此散于皮肤肌腠,故曰布散于外,乃肝脏所主之血也。
然独得之秘,究何秘哉,不过同得之理耳。寒伤气,故曰∶伤寒一日,太阳受之,脉若静者为不传,颇欲吐,若躁烦脉数急者,为传也。
乃知鸠食半夏苗,以生姜治之而愈。此太少之气,由下焦之所生。